澳门大阳城集团2138网站-Apple App Store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总结

【文章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12-2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总结

 

为了进一步验证中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优势,揭示其困难和问题,并寻求对策和解决方法,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实际效果,澳门大阳城集团2138网站与中达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合作,对2015春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实施联合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一、过程及成效分析

2015年底,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双方共同制定方案,并按计划分步实施。

1.企业参观

根据计划安排,学校在2016年4月中旬组织培养对象前往合作企业参观。企业热情接待学生,按照既定路线企业领导做了详细讲解。从企业成长历程到企业文化,从生产理念到产品结构,从生产设备到生活设施,同学们亲身感受企业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环境,对企业产品结构和技术领域有了细致了解。由于安排周密、组织得当,参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评价活动效果,学校要求学生提交一篇考察报告,谈谈自己参观企业的认识和感受。同学们的报告都是有感而发,写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有的感叹企业规模很大,员工很多,只要努力工作,在这里一定有很大发展空间。有的好奇生产过程,认为一条流水线就能把零散的电子元件源源不断地变成家电成品,其中一定含有高端技术,以后一定加倍努力,学好本领,争取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有的觉得企业的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活动丰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比学校里好玩多了!”由此可见,本次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深受企业文化熏陶,拉近了学生和企业的距离,有效培养了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有效提高学习热情。

2.企业课程学习

根据既定教学计划,2016年4月至6月,实验班安排了24课时企业课程。其主要内容为企业文化、职业通识和岗位技术基础,由企业培训师和技术工程师进校讲授。培训结束后,校企组织了试卷考核,经批阅统计,参训学生86%获得优秀等次,其余同学也都取得良好等次。本次培训让学生全面认识生产岗位,增强安全意识,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术,学会怎样做一名好员工。同时,学校利用问卷组织学生对企业培训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调查,培训课堂秩序良好,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听培训老师讲课,认为老师态度和蔼、讲解清楚,语言风趣、案例新奇,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学生对企业课程兴趣盎然。

3.跟岗实习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培养对象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跟岗实习条件。根据计划安排,2016年9月至2016年10月,学生进入企业跟岗实习,实施师徒制培养。其专业教师随同学生一起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同时驻厂对实习生实施跟踪管理。在两个月实习过程中,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专业技能

在生产一线,同学们亲手焊接元件、装配产品,熟悉其生产过程,不仅巩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效提高专业基本技能。正如一位同学在结束交流会上所说的:实习之前,我对二极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符号上,实习后我认识了多种外形的二极管,并非常关注它的极性,因为稍不留神装错了,就产生废品,不仅是我的工作白做了,还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所以学好知识,掌握技能非常重要。这次实习,我跟师傅后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我还想继续跟师傅后面学习。

(2)树立岗位意识

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充分提高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实习让他们深深地理解,工作岗位和学校课堂完成不一样,需要牢固树立质量和产量观念,需要严格遵守生产管理。由于认识到位,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遵守岗位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特殊事情履行请假手续。通过实习,同学们思想上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就像有位同学在实习日记中写的:工作和学习不一样,不能随意缺岗,因为流水作业的生产是团队协作,缺一不可。

(3)提升职业素养

两个月实习不仅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培养学生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责任意识和良好职业心态,其个人自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实习,增加学生对社会了解,丰富社会经验,在实习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走上社会提前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以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习让同学们改变很多。在实习交流会上,有位同学真诚地说:这次实习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艰难挑战。以前在家里,我从不做事,所以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觉得很苦很累,想当逃兵。父母劝慰我坚强面对,老师鼓励我顽强拼搏,于是我挺过来了,现在回头想想觉得也不过如此。实习让我自信了很多,长大了很多。

实习结束后,经校企共同考核,在参加活动的38名同学中, 15名同学为优秀等次,16名同学为良好等次,剩余同学也大多达到合格等次,跟岗实习效果显著。

4.企业专业技能培养

按照计划安排,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合作企业委派技术员进校讲授专业技术课程,其案例为企业正在生产的计算机电源、电饭煲线路板和投影仪,系统介绍企业产品的工作原理、装配和调试方法以及产品故障的维修技术,并由企业提供实习材料给学生实战训练,同学们对这种面向产品的技术培训非常感兴趣,进步很快。通过两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同学们熟练掌握了相关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年龄相仿,技术娴熟,同学们对讲课的技术员非常崇拜,技术员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关系密切。培训结束后,经实训考核,参训的38名学生中有25名达优秀等次,其余同学也大多取得良好等次。企业专业技术培训取得显著成果。

5.顶岗实习

根据既定计划,2017年7月至12月,培养对象前往企业开始正式顶岗实习。本次实习将根据学生的前期表现和企业需求分配岗位,其中企业技术培训考核优秀的同学直接分配到技术部或关键岗位。

工学交替让学生具备顶岗实习经历,本次实习同学们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大多能做到坚守岗位、吃苦耐劳,遵规守纪,表现突出。截至2018年1月毕业时,已有9名同学升职为生产技术员或班组长,11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员工。企业领导给予同学们很高评价,他们说,这批同学能力强、素质高,吃苦耐劳、力求发展,都是非常优秀的好员工。毫无疑问,本次实习的稳定率很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工作月数

1个月

2个月

4个月

6个月

离职人数

0

2

5

9

稳定率

100%

95%

87%

76%

离职学生中除升学、入伍和自主创业外,还有4名学生是因为不能适应而离岗。从上表看出,在历来流失率最高的第一个月没有学生离岗;毕业时实习稳定率高达76%;这应该都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果。

二、个案研究与思考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优势

通过对个案的梳理总结发现,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中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利益共享。

(1)学生利益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较早地进入企业、介入社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跳出校园的小天地,与企业员工打成一片,有效培养交流与沟通能力。在生产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职业道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学校利益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知识理论与生产技术之间的差距,提高返校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改变学生贪玩、厌学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是根据岗位需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其中包含企业的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这些面向岗位的企业培训,让课程与岗位、专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由此培养企业满意的学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有利于提升职业能力、实战经验,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3)企业利益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不仅获得了实用人才,而且节省了岗前培训时间,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和辨析发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凸显出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和职业素养不高。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原因,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长期的养尊处优,造成他们责任心不强,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拈轻怕重,眼高手低;吃苦耐劳精神有待提高。

(2)学校方面

学校现行专业教学计划没有及时更新,致使学与用不能及时有效接轨,出现理论知识不好用、用不上的矛盾冲突。学生技术水平低下,反映出学校教学内容和教材落后,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企业方面

由于生存与发展需要,减低成本增大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为了减少员工的社会保障性和生活服务性支出,企业一般会尽量聘用最少的员工来完成生产任务,以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于是,工人不仅加班常态化,而且连小病小灾的请假都难以批准。从上班到睡觉,从睡觉到上班,工人像时钟一样连轴转动,缺乏文化娱乐,精神空虚,形成了“上班不累,身心疲惫”的生活状态。这对身心尚处发育阶段的实习生来说,确实很难适应。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善措施

面对个案存在的以上几个共性问题,经过反思笔者认为,学校和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学校强化教育提高学生素养

学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地渗透素养教育,要以企业要求养成学生职业规范,以行业标准提升学生从业素养。学生今后能否胜任岗位,不仅取决于知识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更是关键所在。技能水平不足企业可以培养,而责任感欠缺、态度不端正、吃苦精神不足则是致命的缺陷。尤其是在今天,企业出售的往往并不是单一产品,更主要是服务,服务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这就更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做事先做人的理念。学校需要紧密结合行业的从业标准,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

(2)教师参加实践提升技术水平

要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教师是关键。学校要严格落实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加强教师面向企业的能力培养。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和生产实践,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文化氛围,要全面了解企业,而不仅仅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差甚远,一个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教师所展开的职业素养教育一定是空洞而苍白的。

(3)精心制定方案合理安排实习

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育阶段,认知水平有待提升,他们不是成年人,让他们和正式工人同工同酬,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夜班,学生大多叫苦不迭,很难适应。因此,不能过早实施工学交替,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建议在第四学期安排见习和跟岗实习,由企业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在第五学期可以开展工学交替,先安排一个月顶岗实习,再回校上课,直至第六学期才正式安排顶岗实习。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逐步适应,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4)注重心理辅导跟踪管理实习

顶岗实习的学生受年龄和经历的制约,大多存在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沟通能力薄弱、心理承受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排疑解惑。学校要安排指导教师跟踪管理顶岗实习,洞察学生心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实习稳定率。

(5)合理安排岗位保障身心健康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保障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企业不能为了减低生产成本而让学生和工人一样连续加班。企业在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时不能满打满算,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应该按学生比例减少岗位数,让实习生有轮休的机会,缓冲身心压力,还学生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学生的逆反情绪,提高实习就业的稳定率。

任何个案都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何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校企规模和管理水平、学生专业以及区域经济状况都直接影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效果。因此,本个案揭示了一些普遍问题,但存在更多的特殊原因,所以以上思考只是一管之见,必然存在局限性。所以,长期、广泛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意义重大。


XML 地图